据人民日报报道,当地时间,越南国会投票通过了交通运输部向政府提交的连接中越两国的老街—河内—海防铁路项目方案。在459名与会代表中,该项目获得了455票支持。根据越南政府提交的规划方案,该铁路主干线条支线公里,途经越南老街省、安沛省、富寿省、永福省、河内市、北宁省、兴安省、海阳省和海防市等7省2市。
铁路全线公里,承担客货两用运输任务。起点为老街省与中国云南河口北站轨道连接处,终点为海防市沥县。途经河内地区铁路段设计时速120公里,支线公里。其中桥梁路段约占全线%,隧道路段约占全线%。据越南新闻媒体报道,预计铁路建成后,将覆盖全国20%的人口、拉动25.4%的GDP和25.1%的工业区,并为促进越南货品外运和原料进口提供优良的运输解决方案。
越南的铁路建设问题由来已久。早在2001年,越南便开始规划高速铁路系统,目标是连接南北两大经济城市——首都河内和经济中心胡志明市。然而,跟着时间的推移,这项合作逐渐陷入困境。最初,日本提出的“南北高铁”项目方案看似完美,但随技术要求的提升、征地问题的复杂化以及项目预算的大幅度上升,越南对这一方案逐渐失去了信心。而越南的国会在2010年却否决了这一项目,这一结果无疑让越南陷入了困境,铁路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一度被搁置。
而中国在铁路基建领域的实力和口碑是有目共睹的。已经投入运营的中老铁路和雅万高铁,就是最好的例子。中老铁路就像一条金色的纽带,连接起了中国和老挝,让老挝从一个“陆锁国”变成了“陆联国”,极大地促进了老挝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。雅万高铁则是东南亚的第一条高铁,它的开通,让印尼的交通进入了高速时代,也为印尼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。这些成功案例,就像一盏盏明灯,让越南看到了希望,也坚定了与中国合作的决心。
从越南自身的发展角度来看,此次铁路建设意义非凡。目前越南境内部分铁路仍沿用法国殖民时期设施,运输效率极为低下,严重制约经济发展。新建的老街—河内—海防铁路全长约391公里,支线公里,承担客货两用运输任务 。这条铁路贯穿越南多个重要经济区域,老街是与中国接壤的口岸城市,矿产资源丰富,与中国云南经贸往来密切。铁路建成后,将极大加强这些地区联系,优化资源配置,促进产业协同发展。
对此我国比亚迪公司计划在越南海边城市建厂,借助风能、水能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,降低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所带来的成本,然后能够最终靠港口可以直接出海,降低运输成本,且比亚迪主打平民市场,价格相对低廉,让越南、泰国等发展中国家的人民也可接受,对比亚迪扩大市场版图的计划有利无害。从安全层面上看,越南相较于泰国、老挝、缅甸等东南亚国家,越南国内形势较为稳定,毒品、电信诈骗。人体器官交易等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较少,国家的稳定能延续铁路的使用寿命。
中越铁路合作是 “一带一路” 设施联通的典型范例。印尼雅万高铁、中老铁路的成功,推动东南亚国家主动接纳中国的轨距、信号系统等技术标准,形成 “硬联通 + 软联通” 的双轮驱动。越南的抉择,既是务实发展的必然,也是中美博弈之下的缩影。当 “标准轨” 取代 “米轨”,不单意味着车轮与钢轨的契合,更象征着东南亚国家在发展与安全之间的再度平衡。这条铁路,或将成为改写区域经济规则的 “新起点”。